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鐵血的孤兒》:兩極評價的趣味


雖然《鐵血的孤兒》(鉄血のオルフェンズ)第二季創下了高達(ガンダム)系列TV作以來收視新低,評價卻也不算太一面倒地差(雖然第二季是感覺變味了,但X才應該是公認系列最差吧……),大概是自Seed以來評價最兩極的作品。但既然兩極,也就意味着是一種革新——縱然《鐵血的孤兒》的新未獲大多數人接受,但從中也可看出一些趣味來。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漏藥事件背後的醫生觀念問題


原本是一宗好人好事的捐肝,卻變成胡鬧劇謝幕,委實令人欷歔。就算二度換肝還算是有醫學理據而不是浪費,後續發展卻說明換肝本身就是一種浪費——早期開漏藥導致肝衰竭,也導致換了肝還不能好轉而要再換肝,而且數年前同樣事情也曾發生。我無意責怪醫生,也不是專家而無從判斷醫療制度的問題,只是乘着近來台灣推動醫療改革,來想想香港的觀念問題。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一貫異化者?——高達裏的大中華圈


因為結束不久的《鐵血的孤兒》故事裏有很多漢字,連主角隊伍也是以漢字組成屬系列中的唯一,令我想起以前高達作品也出現過不少中國相關的事物——比起傳統日本動畫在描述世界性的故事裏愛用片仮名、而日本人日生活也越來越少用漢字多用仮名的現今看來,這不啻是一種反潮流。但最重要的,是從這些「中國」印象中,看到形象的轉化。


漢字的意義

其實單從漢字看來,那事實上也有一定隱喻——高達系列在脫離最初的UC紀元以後,便已越來越與現實世界無涉,基本上不再出現現實世界的地名而都以各種片假名堆積而成(就算是日本名字亦然,初代機師ハヤト・コバヤシ[小林隼人]就是例子),看上去是一種國際化(憤青當然也可說是媚外)的展現,用大量漢字的《鐵血的孤兒》確實是一種異類,又或是一種呼應從國際回歸傳統的思潮在內。


最有力的證據是,《鐵血的孤兒》出現的漢字,全部都是以日式的方向理解,不論角色的人名「三日月」(初三的月相,日本固有詞)、昭弘(字音是訓読,跟中國漢字的字義有微妙差異)都是極強日本色彩的漢字,甚至其他純粹作為拼音而出現的漢字,也是以近代日本拼音的方法拼寫,其特點就是漢字只充當發音符號(就是日語所說的「当て字」),不注重譯字的字義(這點與中國極不相同),但故事中的人物卻認為這是高雅的象徵,極有中世紀日本貴族的味道。(岔開一筆,一僅敵方陣營一個女配角化着平安時期的妝,整個故事的階級架構及服飾設置也頗有前近代歐洲味道……)


香港與中國的位置

當然這並非高達系列中首次出現漢字的作品——UC紀元的Z與極其港式的G便有不少漢字,雖然那主要是場景而沒有實際意義。但更令人思考的,是這些場景背後也隱約隱含一定意義。


跟一般擁有強烈被害意識而把災難舞台定為的主流日本作品不同,高達中日本的登場次數並不比大中華圈多,而最初頻繁登場的就是香港。這當然是八十年代環球氣候的反映——作為經濟上開始追到日本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是作為一個舉足城市而登場,譬如高達系列第一段愛情戀曲就是發生在香港——Z中的嘉美尤/卡繆(カミーユ)科(フォウ),也是嘉美尤/卡繆成長的重要轉折點;而G的新香港東方不敗更是邪惡的last boss那某程度也是在反映港流在九十年代的活躍及與日流的「敵對」狀態。


但在這以後,中國就慢慢佔有一席UC以後當有對照現實世界意味的作品中國就變成不可或缺的存在。雖然G的新中國代表蔡西斯(サイ・サイシー)算是沒什麼用的胡鬧人物,但故事中的正義「五星戰隊」撒夫魯同盟(シャッフル同盟)裏中國已佔一席位,政治意味十分明顯(另四席是日、美、法、俄);到W的張五飛(チャン・ウーフェイ),已正式作為「五星戰隊」的一員而活躍,擁有影響局勢的能力;及至00的中國,更是三大勢力之一「人類革新連盟」的核心國家,地位明顯與現實的國家地位呼應。


大中華圈形象的低落

但故事的另一面,是大中華圈在高達中一直扮演着異化的角色。本來Z中的香港雖是中立之地,卻也是強化人科的實驗場所,那似乎有影射中西角力的味道(從維多利亞港泛有經典的帆船可見,似乎也含有守舊的意味),同時也是擁有對敵色彩之地;G的「敵對」成分則更為明顯。而W的中國雖是輔助主角的綠葉,故事卻強調其成王敗寇、好戰及自傲,凸顯其守舊的一面之餘,W正章完結後更加入了敵對的叛亂軍;00的中國則被描寫成做各式非人道實驗的國家,是一個極端邪惡的存在。


如此不難看出日本人的看法:相比這些作品中對西方國家有較正面的描寫,中國或香港似乎都在扮演與主角鬥爭的角色就算表面如何繁華漂亮,背後總有一堆黑暗。或許直觀地看,當年謳歌民主化的日本靠攏西方,把政體不自由的大中華圈視為非我族類並不奇怪但事實上當年香港以外的三小龍都非自由政體,在高達卻缺乏登場機會,包括資源潛力最高、日本一直視為小弟的韓國。或許在高達那離不開右翼意味的故事裏,那更有日本的歷史心結。


讓我不得不這麼想的原因,是《鐵血的孤兒》的狀况:故事把本方陣營的人畫為東方模樣把維持秩序的人畫成西方騎士樣式,含有明顯的尊卑隱喻;但在東方陣營這邊,高雅的漢字背後卻未有中國的登場,反之在「正義」陣營中則有疑似日本人「蒔苗東護介」而漢字的邏輯也是根據日本漢字來處理上層禮儀也是以日式禮儀作為核心,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漢字以至東方的主人。


如此想來,這裏中國沒有登場更像是處於被排拒的角色,比00更進一步弱化了。這正好呼應高達的香港與中國影子變化:從落後到敵視,在日本眼中都是異類。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人民的名義》:政治掃盲vs.政治化妝


官場劇成為收視冠軍,實屬鐵樹開花,何况還是破盡收視紀錄。《人民的名義》早在首播不久已颳起巨大輿論旋風,很難不令人注意它葫蘆裏在賣什麼藥——尤其連年輕人都上了套。坊間的評論說,那對年輕人來說是一齣「政治掃盲劇」,但到底掃了什麼盲,卻是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