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評《韓流重襲》(一):販賣東方主義的韓流想像


老實說,看完第一章後,我最強烈的感覺是:出版社選錯書了。

作者筆下那80年代的韓國模樣,近乎封閉野蠻未開發的生番,例如那古舊的小食、蹲式異臭的馬桶、強制的學校驗便檢查、可穿便服上學但不能穿非韓語字,營造出來的那個不文明的氣氛,那種作者居高臨下睥睨國家之氣勢,不禁令我立刻條件反射看看她的身分及原書產地。

確實,她是正宗的ABCC for Corean),而原書是由英國出版社出版。

當然在世界維度上談韓流,把80年代韓國與20世紀韓國直接比較的話,或許讓人有以往韓國很落後的感覺,畢竟現在的韓國由韓流帶動下已成為酷炫的現代之國;只是過分直觀及印象式的析述,實際上對應的,卻是歐美對東方世界的一種落後、古舊、封閉的想像——沒錯,就是東方主義。

法國的SM演唱會

「保守」令歐美嚮往?

歐美以東方主義來看韓流,這大概是此書的潛台詞之一。書中說到韓國文化本質是保守的、清教徒式的,反而更易進入其他國家,而日本不走保守嚴謹的路線則吸引國內而失去國際吸引力(關於這點,書中以日本AKB經常穿著制服販賣蘿莉化來作例子說明不走保守嚴謹路線,確實是日本不能吸引歐美社會的問題,但其實韓國女星在舞台上騷首弄姿,是一種極強烈的性暗示,比AKB更開放。我覺得作者是讀不通東亞流行文化:因為AKB平時會拍很多泳衣照,與制服恰成反差)。這裏的關鍵詞是「保守」,也就是歐美對東方的想法。鍾樂偉《韓瘋》也提到,K-Pop的受西方人歡迎,正在於韓星面孔的「天真無邪」。

在法國表演的少女時代

少女時代與AKB48,哪個較開放?

又如書中提到《冬季戀歌》(겨울연가)這種典型韓劇圍繞「神聖回憶」的天真無邪童年、家庭鬧劇、呼天搶地、留戀過去的特質,與西方世界觀念不同,其中暗示的仍是東方主義。只是作者對於攻陷日本的關鍵在於《冬季戀歌》日本女性相信韓國男人都是暖男、很浪漫、會保護女人,則反映她對日本社會的無知:日本的草食化氾濫之下並不缺乏暖男(當然在西方世界來說暖男也是韓國的東方特色吧)。吳善花《韓流幻想》對《冬季戀歌》攻陷日本早已有詳盡析述,當中關鍵是令日本女性有回歸過去(男性全力投入愛情)的感覺——她稱之為日本式的東方主義——正如當年日本男人到東南亞嫖當地女性的「妓生觀光」,「勇様」熱潮正是女性保守版的「妓生觀光」。沒錯,就算在日本,韓流初時的流行仍是一種「東方主義」,只是到今時今日已經變了樣而已。

如何是回歸舊日的時光?裵勇浚訪日時,支持者大多是中年婦女

「亞洲經驗」的誤解

這種對東亞的無知是我覺得作者最不妥的地方——沒錯在西方人以現代社會為依歸的眼中,傳統東方文化確實是老舊蹩腳甚至不可理喻的,這點本身並無不妥;問題在於作者明明說到「亞洲韓流瘋絕對是成功推銷韓流的最佳示範,韓國人也希望複製亞洲經驗,在世界各地持續散播韓國的魅力」,她知道韓流成形而壯大的根源在於東亞市場,但她卻對「亞洲經驗」沒有深刻的認識。

這種誤解在書中俯拾皆是:例如說第一齣賣埠戲劇《愛情是什麼》在香港亞視播放時受歡迎得「路上空無一人」,甚至顛覆了香港「由下班後的丈夫煮晚餐」的文化,必令香港人十分無語——莫說亞視長期是弱勢電視台,印象中90年代亞視能有高收視的只有《還珠格格》一齣;單是「丈夫煮晚餐」的一點,已讓人覺得很離奇:她不知道香港是儒家發源地中國的領土嗎?

90年代香港經典處境劇《餐餐有宋家》片頭就是家庭主婦煮出滿桌菜式,原來只是少數家庭的情况(笑)

又如作者訪問韓國Mnet總經理說到AKB的主攻市場是3040歲男性,也不免令人噴飯。田中秀臣《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認為,AKB的成員有傾向現實/二次元、冷/熱等不同風格,是吸引不同類型的人的法寶;而按日本組織2012年的調查,30代支持者比10代或20代少,著名討論區2ch更有過了30歲還支持AKB會否感到害羞的討論,正反映日本人從來都是把AKB當作年輕人的偶像,而當年狂熱得刺傷川榮李奈、入山杏奈的粉絲也只有24歲。因而我只能這樣理解:書中的解讀是建基於AKB的賣萌狀態而認為市場目標是較接近中年的男性,那大概是以鄰國眼光看待的誤讀。更不用說對「過去3年韓國團體佔據日本金盤獎所有重要獎項」的誤解,或對台灣限制外來劇思潮(作者似乎以為只是針對韓劇流行)的不理解。
2012年AKB48 27th Single投票分佈(政治山)

我覺得誤讀的問題在於,書中說到「日本和中國在試著外銷自己的文化時,攻勢較為保守」確是事實,但這也顯示了一種狀態:不懂日文及中文的人正如作者,對中日的情報差強人意。事實上,她把亞洲人對韓流的看法訴諸一個美籍華裔記者而非一個中國人或日本人,已令人啼笑皆非;而且書的構成主要是典型的專家訪問,但訪問對象只是美國專家及韓國人物,並不能掌握韓流在亞洲的發展,尤其對於中國、日本兩大國家與韓流的關係。這點在下篇再說。

對韓國文化的無知——海外子女的死穴?

不過令我覺得最要命的在於作者那強烈居高臨下的氣勢。這不單是作者對舊時韓國的調侃,而是她處處流露對韓國人及韓國文化本身的反感。雖然那與她個人經歷有關:80年代以美籍韓裔的身分歸國,那時的韓國對外流韓人尚有強烈歧視,因而她適應不了韓國人的排他,以至融入不了韓國社會,最後還是回到美國讀書。

本來對此我一個局外人不敢置啄(記得金文學《醜陋的韓國人》也提到中國朝鮮族會被韓國人歧視),只是總覺得融不入總有作者自身的問題:對韓國文化的不了解/不想了解,好像一直都在以美國人的身分看待韓國。例如說到韓國人野餐會拿吉他唱民謠,她的反應是想立刻走(我想她是理解不了韓國民謠的沉重);說到醃泡菜,她覺得非常蹩腳,因為她不喜歡韓國辣且多菜的飲食文化,而不少美籍韓裔也因泡菜的獨特臭味在美國受過歧視而成為陰影,明顯她沒好好理解古代韓國是農耕的佛教國家,而只喜好歐美人的肉食文化,最終在思考韓國之中看來並沒有理解韓國的打算。


當年《舌尖上的中國》出現朝鮮族的泡菜,曾引起一陣討論
更甚的是,韓裔作者對傳統韓國歷史與文化近乎無知的程度,讓人予欲無言。皮毛的如搞錯孔子的時代與事迹,或引述訪問者的想法簡單把韓國儒家思想視為「韓國古代君王破壞儒學,把它變成政治工具」(明顯是不理解儒家的發展歷史——中國早在漢代已把儒學變成政治工具,韓國所學的宋明理學在中國本土早已有強烈的政治工具成分)甚至把祭祖視為「跟死人野餐」而歸為巫教行為,而不知內在其實是更強的儒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精神,都透露出一種鄙視東亞的情緒而產生誤讀。難怪此書的推薦人多是韓流擁護者而非學者。

受過儒家洗禮的東方人,大概會認同這是傳統禮儀多於巫俗


或許我的想法太old school,但在現代速食文化下,這樣的釋述其實只是在述說歐美的韓流感覺,反而更加深對東方文化的不解,與東方讀者想了解韓國背後社會的想法並不脗合(此所以說出版社選錯了書),或許這正是作者以歐美讀者為主的想法(但若是如此,那麼西方讀者似乎都只想知皮毛而不太有興趣知道東方的種種,那種氣燄更是令人失望的地方)。在東亞談論韓國著作中,太多著作都比她寫很更透徹,就算以「西方人」寫的書來說,丹尼爾‧圖德(Daniel Tudor)的《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無論在準確度及對韓國文化的認識程度上,與此書顯然不在同一層次,那讓我很疑惑:為何出版社會選上這本書?就是為了讓人看到那種東方主義的析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