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東京大飯店》:《食戟之靈》的另一面?


 
近年改編及外購劇本大行其道下,能觸動我的日劇着實不多,《大叔的愛》(おっさんずラブ)口碑雖好但相對偏鋒,起碼我不太提得起勁看平行時空的續篇;而上季開播前深受注目的,還是舊瓶新酒的《時效警察開始了》(時効警察はじめました)及《還是不能結婚的男人》(まだ結婚できない男)。不過上季的《東京大飯店》(グランメゾン東京),卻令我感到頗有驚喜
 


法國菜一直是頗受日劇歡迎的題材,因而劇本上也不易有新意。光說近年的作品,諸如以小抗大的《問題餐廳》(問題のあるレストラン)、前季《西式骨董洋菓子店》式賣弄人設的《天國餐館》(Heaven?),講現實跌碰的還有向井理與国仲涼子的媒人《Hungry!》。就算同樣講大廚翻身,還有天海祐希的《三星級營養午餐》(Chef〜三ツ星の給食〜)。光從情節上看,近乎能列入明星不要錢系列的《東京大飯店》靠着一班重量級中年大叔大嬸翻身奮鬥,確實還是俗套。

基本上是看角色碰撞卻不太看到食物的《天國餐館》

當然光是精緻度而言,成本極高的《東京大飯店》水準可謂冠絕法國料理題材戲劇:對於吃貨如我而言,它不是《天國餐館》那種精緻擺盤的靜態造型就完事,而是一種呈現調理及搬弄的鏡頭「香氣」,看得令人垂涎——與其他法國菜劇集不同的是,《東京大飯店》從來都是以食物本身作為主線(倒過來說角色的血肉則相對薄弱,突然就會被主角威能下的各種美食吸引過來)。而一點更令人感到誠意的,是劇集除了真的在法國三星餐廳取景,更真的在米其林/米芝蓮公布指南的酒店拍攝,更出現了真實獲獎的星級廚師,包括本劇的監修廚師(疑似是在米其林/米芝蓮的協助下於公布指南時拍攝的)。


但最教我驚喜的,是觀看時不斷浮出《食戟之靈》(食戟のソーマ)的感覺。正如以前所言,《食戟之靈》包含一種食材與烹調方式自由化的全球化影子(雖然故事後段突然走去賣弄血緣破壞了整體結構)。而《東京大飯店》似乎也有應對全球化的發想——為了控制成本,用法國料理配上日本食材,是一種全球在地化的意趣。當然這也與故事的「新派」前設有關:把法國料理看成是一種能容天下萬物、存在無限可能的「載體」,而非恪守固定風格的菜系。


如果把《食戟之靈》那種頗有國族精神的味道與《東京大飯店》對讀,那或許更有另一重意義:《東京大飯店》的概念之所以能成立,前提是日本農業的質素比法國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在食材上可完全取代歐洲農作物。或許說不上是新觀念,但近年在韓國與中國的夾擊下,日本確實傾向謳歌made in Japan的職人精神,較明顯的是同季的《獵頭的做派》(引き抜き屋~ヘッドハンターの流仪~)把日本產品的精製與中國的量產濫造作為對比主線。甚而《東京大飯店》把法國酒置換為(相對便宜很多的)日本酒,把山野視為食材寶藏的想法(但為野味完全放血以去除醒味,也同樣是十分日式的殘酷),都已不是把法國置換為日本的表層工作,而是帶有一種宣揚日本之道的味道。


說是如此說,把故事設於法國料理而非和食,悲觀地想可能還是脫不出把西方視為假想敵/仿效對象、和食有點等而下之的想法在內(在中國的語境裏,則大概會被視為崇洋媚外——縱然以中國近年的能力,還是做不出媲美西方的軟實力)。當然和食確有其系統較雜亂的困難,但和食主要還是停留在《孤獨的美食家》(孤独のグルメ)與《深夜食堂》的療癒題材,似乎卻又很難扭轉這意式/法式搶盡眼球的氣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