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為你綻放的花》ーー無法理解的偶像奮鬥劇


雖然於宣傳照看到本田翼已預感會跳戲偶像育成這類講求努力與團結的王道題材大抵不會太中伏ーー《為你綻放的花》(君の花になる)看前觀感如是。看後觀感則是,若說是漫畫或韓系作品改編,或許可勉強接受;但作為原創日劇,則令觀眾看得很尷尬。

如果單論劇情,其實倒也不算看不下去(起碼我沒有棄坑的念頭),典型奮鬥類型雖然算不上很合理,如此容易登頂實在極度誇張與小覷藝能界,但賣團體個性總容易吸引人留意個別角色。而演員看得出十分努力,光是那些跳唱大概也要苦練不少歲月只不過也就如此而已。

戲份

不過以團體為核心的戲劇總有一個大問題,篇幅較短的日劇尤其明顯:如何分配角色戲份,日劇其實一直不太處理得到。可能也受演員發揮所限,團長拍檔與賣萌團員幾乎無法令人留下印象,而團長在做隊長之前也儼如路人。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戲份最多的反而演技最差,令故事嚴重失衡。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留意本田翼成為twitter熱話,當然不出所料地她那些十年如一日裝作多愁善感的面部表情一直令人跳戲之餘,作為管理員竟然是潮流裝扮的格格不入,以及很造作的笑容,你還是回去本色出演宅女或潮人好了。





技術問題就此打住,最令我費解的是,此劇想塑造出一個怎樣的世界觀?日劇打造的偶像團體,為何裝扮卻是韓星路線?

韓系

雖說現時全球韓流化下,韓化在日本不算少見,而且常常用得令人摸不着頭腦(例如動畫《群青的號角》[群青のファンファーレ]是典型的和風故事ーー賽馬[全球大抵只有日本和香港拿來當成視像創作的熱門題材],主題曲卻是不搭調的韓風),只不過大多不涉宏旨,縱摻雜明顯市場考慮也不會破壞作品結構。



可惜《為你綻放的花》就是例外。跨媒體操作的市場考慮固然十分明顯(現實上劇中衍生的團體確實打入過billboard japan週間首位)只是明明最初男主角哼的是日系小清新,去到派台就完全變成幾乎聽不到歌詞的kpop,女主角竟然認得出是數年前的同一首(恕我耳拙)。究竟一班唱着kpop的日本人是否受歡迎我確實不知道,不過似乎有否定自身潮流發展的傾向。

老調

雖說潮流本來就有吸納外地優點打造新風的特點,學習韓流長處也不是什麼壞事ーー雖然我不出劇中的團體新在何處,似乎只有戴着公仔頭套的噱頭而已ーー在前疫情時代那當然沒問題,只是在全球化爛熟而且經歷疫情阻隔各地的2020s,明顯各地的文化乃至娛樂都出現本土化傾向,就算早些年會突然成為網絡迷因的日本熱話,其精妙處皆不足為外人道(至今我仍不明白pen pineapple為何爆紅)。如果真的要刻劃一個新偶像團體,是否應當想想如何提煉日系偶像的新風格,才是博君一燦的必殺技?打造仿韓團體,對觀眾的意義為何?或許視聽率已說明。



韓式的過度包裝當然有強大的市場,而現在團體追求各人特點的差別化做法早已是吸粉常識,劇中客串同系競爭團體的INI便是韓系選秀節目出身。亦更因如此,如何發掘自身優勢才是取勝之道。於此而言,劇中團體不過是特點不算明顯的泛泛團體之一(我是看不出與競爭團體的差異),事務所也不見得宣傳力強,實在看不出有何能紅得進佔週間1位及3位的要素ーー雖說紅不紅有很大幸運成分,但如果只因如此不痛不癢的噱頭就能把一堆長期頹廢突然努力變成冠軍(那麼local idol一早就不停爆紅了那樣的淺薄世界不啻是一大諷刺ーー或者說,是我個人不希望現實會成為這樣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