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惠若琪與木村沙織的歡呼——中日的笑容力學

雖然中國今年在奧運表現不好,但女排奪冠卻重新成為國人振奮的亮點,尤其在前幾場表現不佳下後段有大幅改善。不過較令我樂於思考的,倒不是郎平帶來的改變抑或勝負賽果,而是排球員的顏——不是顏值,而是笑顏。


大喊大吼vs.露齒笑

多得時常不知所云的香港旁述員(一驚一乍的噪音把所有戰術都付笑談中),突然一句日本球員常常展現燦爛笑容,令我茅塞頓開——的確日本女球員獨一無二的標記不在相貌,而在口腔半開的露齒笑容;如果是中國女排,在國民的「鐵血」印象下當然就是激情奔放的大喊大吼,而不會是簡單笑笑(否則恐怕又會被國民說不夠霸氣了……)。


最簡單的觀察,可以看看兩隊隊長的表情差異。木村沙織完整的露齒笑,早已成為日本國內外的國家女排標記,在日本國內固然被視為治癒系代表(雖然至今我還是搞不清楚「治癒系」具體是什麼),就連媒體在處理木材沙織的報道時也常會以「笑顔」為標題。「惠美人」雖然也不乏露齒笑,但當年令香港人留下極深刻印象的卻是她的斯文眼鏡造型——我倒覺得這不在固有流行文化中的眼鏡娘想像,而是一種活力對比文靜的反差萌——令她每次來港都會引來很多目光。當然普通自拍不露齒笑的圖片在網上捬拾皆是,感覺也是以俏艷為主。




在上面強調「露齒」這個詞語,在於這正是中日最大的差異。傳統上中國女性傾向《女論語》中的「語莫掀唇」,含蓄就是美的哲學深入民心,笑不露齒至今仍然與「氣質」有着一定程度的關係,最普遍的例子就是「照騙」——這些修圖修得兇的「女神」們就大多笑不露齒;或者更極端的說,中國人是愛蹙眉多於笑容,才會有「東施效顰」的成語。但這只是事實的一面,一直存在「南文北武」差異的中國,北方人的豪爽生出了另一種笑的方法,就是中國女排所表現的大鳴大放。惠若琪之所以令人有種反差萌的感覺,說穿了正是兼具含蓄與大鳴大放兩種特質。


不露齒到露齒的歷史進程

若在世界維度上看,笑不露齒是古代貴族的特徵。近代以前的西方,畫像都以合口為主,或許是含蓄與政治原理相通——不把情緒顯露於人前。日本本來也是如此,在日劇中我們仍看到那些扮演上一世代的女性又或是貴婦,都會掩嘴而笑,以此為高雅的表現。而在現代以前,不說時代劇女性總是皮笑肉不笑,就算是以平民為對象的浮世絵,還是以不露齒佔多數,露齒的很多是畫家為了表現結婚後的染齒習俗。


到了近現代,平民階層成為文化主流,世界笑容都向露齒進發。當然相比早已現代化的歐洲,日本直至戰前仍以含蓄為尚,譬如明治大正的廣告與戰後的廣告就有很大差異;只是隨着日本真正變成新型國家,整個氛圍就改變了。




我們可從偶像形象作為線索。若說第一代國民偶像山口百惠的硬照還是有很多不露齒的話,那麼到第一代少女偶像中森明菜與松田聖子起,露齒就成為了主流。這並不意外,當偶像的主體由年輕女性轉為少女之後,比起含蓄的合嘴,充滿活力的露齒固然較符合形象,當然更與此相關的是「可愛」的概念。


正如木村沙織的笑容被日本人廣泛讚賞可愛(かわいい),這種笑容與可愛本身有着明顯的連繫。一個簡明的理解點是,木村沙織笑容的亮點之一,是擁有作為可愛象徵的「八重歯」(即中國人說的虎牙),因而其笑容的受歡迎,正好反映日本對八重歯的執迷,甚至聽說出現過特意整出八重歯的整形潮。一種說法是日本人面相偏圓而容易令牙齒擠壓,故八重歯的比率較高;因而相對成人化的整齊牙齒而言,八重歯可說是一種稚感的表現。


「可愛」與「成熟」的意義

四方田犬彦《論可愛》(「かわいい」論)認為,日本人有種想回歸孩子氣的傾向,甚至是利用幼稚來迴避自我決斷,是日本偏愛「可愛」的深層原因,這與宇野常寬認為與戰後民主主義相關的御宅族系文化有迴避成熟傾向的論述遙相呼應;而據Alex Kerr的說法,日本這個社會處處都是提示廣播,把國民幼兒化。對此我們不妨這樣聯想:在戰後日本嚴密甚至還有點停留在戰時的體制下,在社會的教條化及對人的行為限制早已超越過去任何歷史狀態(按現時的用語就是壓抑),才會令國民出現拒絕成熟的心態。可愛的原理正是如此,國民以此成為一個釋放的空間,作為成熟的對應。在這樣的脈絡下,就能明白在社會開始進入後現代消費社會的80年代,少女與少男偶像為何大規模冒起而成為現今偶像模板,而松田聖子那完全土包子形象的異類為何能夠紅起來。也正是這樣,在一直後現代深化下去的90年代與00年代,可愛與萌才會大行其道。


而中國恰巧是一個強烈對比。雖說近代以來整個社會價值已有所轉變,整體指向國家或社會的特質從來都存在(亦即所謂大敘事),而在農村很多舊時價值觀仍繼續傳承,愛好含蓄與豪放的矛盾思維依舊保留。當然在大都市的發展下,對日本流行文化有所掌握的都市年輕人開始迷上「可愛」,才會有SKH48TFBOYS的活躍,那與其說是崇日,不如說是走着與過去日本相同的情况——當社會變得侷促不堪,拒絕成熟就變成了一種逃離社會的方法。



說到底,中國與日本現今的最大差異,就是追求成熟與不追求成熟的分別,這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但要釐清的是,所謂「成熟」從來都是由「是否適合社會」這樣的準則來界定的,因而在後現代下社會意義日漸薄弱的日本,才會盛行脫離社會性的可愛笑容;而還維持在穩健社會體制的中國,成熟仍然是社會所普遍追求的價值觀,這正是中國的笑容的內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