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一貫異化者?——高達裏的大中華圈


因為結束不久的《鐵血的孤兒》故事裏有很多漢字,連主角隊伍也是以漢字組成屬系列中的唯一,令我想起以前高達作品也出現過不少中國相關的事物——比起傳統日本動畫在描述世界性的故事裏愛用片仮名、而日本人日生活也越來越少用漢字多用仮名的現今看來,這不啻是一種反潮流。但最重要的,是從這些「中國」印象中,看到形象的轉化。


漢字的意義

其實單從漢字看來,那事實上也有一定隱喻——高達系列在脫離最初的UC紀元以後,便已越來越與現實世界無涉,基本上不再出現現實世界的地名而都以各種片假名堆積而成(就算是日本名字亦然,初代機師ハヤト・コバヤシ[小林隼人]就是例子),看上去是一種國際化(憤青當然也可說是媚外)的展現,用大量漢字的《鐵血的孤兒》確實是一種異類,又或是一種呼應從國際回歸傳統的思潮在內。


最有力的證據是,《鐵血的孤兒》出現的漢字,全部都是以日式的方向理解,不論角色的人名「三日月」(初三的月相,日本固有詞)、昭弘(字音是訓読,跟中國漢字的字義有微妙差異)都是極強日本色彩的漢字,甚至其他純粹作為拼音而出現的漢字,也是以近代日本拼音的方法拼寫,其特點就是漢字只充當發音符號(就是日語所說的「当て字」),不注重譯字的字義(這點與中國極不相同),但故事中的人物卻認為這是高雅的象徵,極有中世紀日本貴族的味道。(岔開一筆,一僅敵方陣營一個女配角化着平安時期的妝,整個故事的階級架構及服飾設置也頗有前近代歐洲味道……)


香港與中國的位置

當然這並非高達系列中首次出現漢字的作品——UC紀元的Z與極其港式的G便有不少漢字,雖然那主要是場景而沒有實際意義。但更令人思考的,是這些場景背後也隱約隱含一定意義。


跟一般擁有強烈被害意識而把災難舞台定為的主流日本作品不同,高達中日本的登場次數並不比大中華圈多,而最初頻繁登場的就是香港。這當然是八十年代環球氣候的反映——作為經濟上開始追到日本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是作為一個舉足城市而登場,譬如高達系列第一段愛情戀曲就是發生在香港——Z中的嘉美尤/卡繆(カミーユ)科(フォウ),也是嘉美尤/卡繆成長的重要轉折點;而G的新香港東方不敗更是邪惡的last boss那某程度也是在反映港流在九十年代的活躍及與日流的「敵對」狀態。


但在這以後,中國就慢慢佔有一席UC以後當有對照現實世界意味的作品中國就變成不可或缺的存在。雖然G的新中國代表蔡西斯(サイ・サイシー)算是沒什麼用的胡鬧人物,但故事中的正義「五星戰隊」撒夫魯同盟(シャッフル同盟)裏中國已佔一席位,政治意味十分明顯(另四席是日、美、法、俄);到W的張五飛(チャン・ウーフェイ),已正式作為「五星戰隊」的一員而活躍,擁有影響局勢的能力;及至00的中國,更是三大勢力之一「人類革新連盟」的核心國家,地位明顯與現實的國家地位呼應。


大中華圈形象的低落

但故事的另一面,是大中華圈在高達中一直扮演着異化的角色。本來Z中的香港雖是中立之地,卻也是強化人科的實驗場所,那似乎有影射中西角力的味道(從維多利亞港泛有經典的帆船可見,似乎也含有守舊的意味),同時也是擁有對敵色彩之地;G的「敵對」成分則更為明顯。而W的中國雖是輔助主角的綠葉,故事卻強調其成王敗寇、好戰及自傲,凸顯其守舊的一面之餘,W正章完結後更加入了敵對的叛亂軍;00的中國則被描寫成做各式非人道實驗的國家,是一個極端邪惡的存在。


如此不難看出日本人的看法:相比這些作品中對西方國家有較正面的描寫,中國或香港似乎都在扮演與主角鬥爭的角色就算表面如何繁華漂亮,背後總有一堆黑暗。或許直觀地看,當年謳歌民主化的日本靠攏西方,把政體不自由的大中華圈視為非我族類並不奇怪但事實上當年香港以外的三小龍都非自由政體,在高達卻缺乏登場機會,包括資源潛力最高、日本一直視為小弟的韓國。或許在高達那離不開右翼意味的故事裏,那更有日本的歷史心結。


讓我不得不這麼想的原因,是《鐵血的孤兒》的狀况:故事把本方陣營的人畫為東方模樣把維持秩序的人畫成西方騎士樣式,含有明顯的尊卑隱喻;但在東方陣營這邊,高雅的漢字背後卻未有中國的登場,反之在「正義」陣營中則有疑似日本人「蒔苗東護介」而漢字的邏輯也是根據日本漢字來處理上層禮儀也是以日式禮儀作為核心,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漢字以至東方的主人。


如此想來,這裏中國沒有登場更像是處於被排拒的角色,比00更進一步弱化了。這正好呼應高達的香港與中國影子變化:從落後到敵視,在日本眼中都是異類。


5 則留言:

  1. 鐵血整部改編日本國內起義運動,格局相當小,甚至日本本位主義重,結局也不難看出小日本味,另外香港在早期acg發展相當澎湃,因此作品多會加入元素,就商業面解讀是如此,g鋼的味道可看出導演喜好,畢竟是徐克好友,至於00弱化要素在於故事格局相對較大,此外人革連還包含俄羅斯不單中國勢力,當然極權色彩濃厚

    回覆刪除
  2. 看完全文,反而不太理解你為何有這種結論,應該說,似乎基於主觀想法、而非考究時代背景去解讀整件事。

    Z高達是80年代作品,80年代,中國進入毛澤東逝世、鄧小平上台、四人幫落馬等動蕩局面,作為日本動畫,如果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以中國為戰場,肯定會引起不必要爭議。選擇仍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為故事舞台,至少可以繞過這爭議、又能把故事舞台安排在東方城市之上。而劇情中出現帆船,是因為中式帆船在維港航行的畫面,正是當年香港予外國人最深印象的景物,絕非中西角力,反而是突顯出香港中西共融的社會特色。

    至於亞洲四小龍為何只選擇香港,是因為南韓與台灣曾經是日本殖民地,南韓有強烈反日情緒,所以無法選擇為戰場; 台灣與中國涉及兩岸關係,所以同樣不可觸碰。至於新加坡,既然是由李光耀管治,當然更沒可能列入選頂(這種考慮,在高達系列中,即使直至今日依然沒有太大改變。新加坡僅有G高達出場的「阿修羅高達」、台灣僅有Seed文字設定中的「高雄宇宙港」,至於南韓,外傳Astray有名為尹世煥的角色。相比香港先後出現在「Z」、小說「閃光的凱薩衛」與G高達,三地加起來,數量的確遠遠比不上香港。)

    回覆刪除
    回覆
    1. 至於「G高達」有中國出現,是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十多年以後,日本動畫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所以中國籍角色出現是必然的事。但同樣是由於政治情況,無法安插中國籍反派角色,所以G高達才再次選擇不介意被惡搞的香港為舞台(如果故宮被惡魔高達控制、天壇、長城被打爆,要是有這些題材,G高達老早變成禁片了),至於薩夫魯同盟,與其你解讀為「中國已佔一席位」,倒不如說,以現實中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美、英、法、俄)為藍本的薩夫魯同盟,日本籍著把英國擠下來,在作品中突顯日本對世界的影響力,可與其他理事國看齊。不是刻意抬高中國,反而是抬高日本才是事實。

      刪除
    2. 至於W張五飛的轉變,也不等同對中國存在貶意。正正相反,張五飛從宿命對手杜魯斯戰死感到迷失,繼而認同瑪莉美亞軍以戰去戰的主張,甚至為此不惜與昔日戰友對峙,張五飛由始至終也貫徹特立獨行的作風、按照自己所相信的一套正義行事,W高達沒因為張五飛國籍問題刻意貶損,而是透過他相信的一套「正義」,反思何為真正使世界步向和平的方法。沒有他的「分歧」,便突題不了希羅等人為何更相信他們的做法才是「正途」。

      而00中出現的非人道實驗場是否等於貶損中國? 但非人道實驗場早在Seed已經出現,地點還是在美國(大西洋聯邦),所以高達系列並不能夠說是包裝西方文明。相反,例如Seed、00裡,西方國家也是與主角敵對的勢力,這當然與日本人對美國愛恨交織的情意結有關(美國以原子彈逼日本投降,後來更直接管治日本。雖然有敗戰、受統治的屈辱,但也多得美國,日本才可從戰敗中迅速復原,成為世界強國)


      PS:如果你硬要說高達貶低中國,你應該拿Seed-D的尤利烏斯七號墜落為理據。小行星尤利烏斯的碎片,把北京與上海夷為平地,相信高達歷史上,沒有比這更狠的例子了。

      刪除
  3. 以政治切入頗有見地,謝謝你的評論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