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長征」失敗——中國科技問題浮現?


長征五號發射失敗,不出意外地成為了新聞熱話——除了本身就擁有「最大型火箭」的新聞點外,對近年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中國來說,這既是不滿者得以出氣的話題,也是中國自身的警鐘。我所指的不單是心理問題,還是中國一直終將面對卻又頗顯逃避的硬件問題。


異常速度崛起的尖端科技

事實上這次失敗,已是半個月內中國第二次火箭發射失敗,只是上次的長征三號乙在不算太着力宣傳下,失敗亦未算十分致命(新近新聞說衛星已順利進入了預定軌道,當然信不信由你),但也引起了一些「難得失敗」的嘲諷之聲。前車之鑑下長征五號的失敗,不僅象徵着中國航天發展的一大打擊,中國所謂的「雙歸零」管理模式還是沒有發揮到預防作用,似乎在體制上也出現了破綻。


跳出航天問題而言,這次失敗或許更是中國現在需要面對的一大問題。無可否認,近年中國尖端科技以異常速度崛起,高鐵速度屢創新高,在國外更到處與日本競標;國產飛機試飛成功象徵國家晉身最高工業水平;網絡支付成為新潮流,而傳說中的5G據說中國亦已佔據優勢在網絡科技上已趕過以此起家的韓國;近來香港最多新聞描述的,則是首艘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來港作為慶賀回歸20周年的活動,相比早前的俄國瓦良格號(Varyag)及美國馬金島號(USS Makin Island (LHD-8))只有軍事迷留意,遼寧號則令港人趨之若鶩。這正好反映近來國人的思維尖端科技已成為一種國人自信心的象徵。


有自信固然並非壞事,但在自傲之前,還需先了解這一系列的科技裏的端倪。高鐵在外國能狂搶合約的原因,在於中國提供大量資金補貼外國;國產飛機雖獲得世界注目,訂單卻主要靠國企支撐,外國也有不少質疑;網絡技術雖發展飛快,伴隨而來的卻是高強度的監控管理,某程度反映中國並未完全適應或者是根本沒想過適應網絡的自由環境。說穿了,科技的崛起不單在於技術更在金元支撐。最大的問題更是,這些技術全由國家掌控,高度集中雖有助高速崛起,高速墜落的風險也同樣地高,只要國策一轉,先前的努力便可能付諸流水。


從學習而來的後發優勢

當然在當下世界科技正熱之時,尤其業已成為國民自信之源之時,就算長征五號發射失敗,這些尖端科技也不會冷卻,最多只會稍作調整,正如大多數國民相信,這次失敗對中國航天科技並不會有太大影響(這也正是自信的表現)。不過我所着眼的,也不在於眾所聚焦的中國信心過度的情緒問題(雖然很難說這與今次失敗完全無關),而是技術問題——尖端科技的後發優勢是否開始來到瓶頸?


如果知道中國高鐵的發跡史,便會明白問題所在:當年中國引入高速列車動車組時,藉大規模的市場吸引德國、法國、日本等知名廠商競標,並順手以低廉的價格買來外國公司的技術。借助這些前人的技術下,中國得以開發現在引以為傲的高鐵網絡而自成一格,亦即現在中國的高鐵技術就是在偷師外國的基礎上建立出來的。


其實偷師並沒有什麼對錯,畢竟技術就是靠各方研發碰撞創造出來的,亦即所謂的後發優勢;只是當沒有可偷師的時候,問題就來了。航天業常有一些中國偷竊外國技術的傳言而越來越把航天技術視為國家機密的歐美亦確實開始限制與中國的接觸;另一方面現時中國的航天發展雖然迅速,但很大程度上是借鑑外國的發展經驗及軌跡,不說對比歐美仍有距離,關鍵零件的生產能力仍不足以支撐航天技術的發展。當失去交流活動而必須自行探索時,中國的「迅速」便慢慢出現破綻,號稱最重火箭的長征五號的失敗,或許就是這種科技瓶頸的反映。


頂尖水平下自行開拓的危機

如果說這是一個不能偷師後的示例的話,那麼中國技術上的碰壁恐怕陸續有來。事實上高鐵經歷偷師而大力自製的後發優勢後雖在國內有着良好風評,在世界領域上仍不見得能力壓群雄——技術上雖已追上,卻除了銀彈外沒有特別後續優勢。雖說現時中國網絡技術仍火紅,但真正達到世界頂尖水平還是近兩三年的事,之前的發展很依賴外國的經驗,尤其中國企業在外不停收購外國企業及技術——知名如聯想十多年前收購IBM的電腦業務至今已發展成電腦市場的巨頭但現時聯想的主力仍安於傳統的PCnotebook新銳的平板及手機發展乏善足陳,某程度上是處於頂尖時沒有了前人指路下的問題。


當然情况也未必一定悲觀,近年最明顯領先的有網絡支付,是一種適應風土的技術——與韓國慣於網絡支付外賣相同,這套網絡技術發展極靠密集人口支撐,對此需求不大的歐美自然沒有心思。華為之前的發展靠着開拓第三世界市場(某程度是由於價格較其他世界品牌便宜),但近年在創新技術下市佔率亦一直提高。只是在這波後發優勢之後,究竟還能否維持新銳勢頭,倒是不容太樂觀—正如韓國科網亦開始技窮。


而從近來中國興起說「人口紅利」看來,也正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態:實體經濟開始不太有突破,「世界工廠」的生產力向東南亞轉移,而有靠着二三線城市複製一線城市成功的模式來拉提經濟向上的傾向—雖然這樣的「人口紅利」在幅員極廣的中國確實還有長期的貢獻潛力。當這科技瓶頸於焉到來,或許就是中國經濟面對危機之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