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人100%靠外表》:《校閱女孩》另一面——救贖土氣,還是排拒土氣?




雖然是改編作品而且以頗實用的時尚教學為包裝《人100%靠外表》(人は見た目が100パーセント)卻慘不忍睹:不僅劇情是平淡而典型的輕喜劇,做慣門面擔當的桐谷美玲扮大眾臉亦極不具說服力(相對大眾臉的能年玲奈演《海月姬》效果則好得多)。縱然如此,劇集的主體仍頗有思考空間——尤其當與《校閱女孩》(地味にスゴイ!校閲ガール・河野悦子)對讀,自有另一番趣味。


地味vs.時尚

以格局而言,《人100%靠外表》與《校閱女孩》正好是相反的存在前者是從土氣/地味研究所進入時尚領域(化妝品公司)後者是從時尚雜誌編輯志望)走進地味領域(校對部)相同的可能是足立梨花都在充當時尚花瓶無復《大東京玩具箱》(大東京トイボックス)的眼前一亮。不過撇除愛情的主線兩套劇的命題其實十分相似自信的重要以及踏出comfort zone的勇氣。


《人100%靠外表》的美的研究,最初是以融入新公司為目標,但正如主角三人組所說,最終以「美」來變得自信,而在工作及生活上找到立足之所。至於《校閱女孩》則是在華麗的女主角加入校對部下,令整個部門從陰暗低調變得頗有朝氣幹勁,還從文字功夫做到事實校證及敢向編輯作者提意見,夾雜着拒絕恪守呆板規條而一定程度上自我表現的態度(所以女主角才會很介意校對部的存在感)。一言以蔽之,就如《人100%靠外表》結局女主角的說法,就是如何從舊時生活中踏出改變的一步,來令自己進步。


看上去十分積極,想深一層卻很打折扣:所謂的踏出一步,只是針對地味的一方,時尚一方卻並沒有改變。《人100%靠外表》結局中原本地味的女主角宣言要不斷改變相對的是時尚的男主角自始至終並不打算改變,女上司也沒有因主角三人組的活躍而向地味妥協《校閱女孩》的作家及編輯對校對的態度最終改變,時尚雜誌編輯部的總體態度卻依舊沒大變職責上的錯誤願改細節依舊不加理會還把不擇手段爭出頭視作正道。


「合群」的集體主義

說穿了那是社會結構的問題。社會的主流是要求女性懂得裝扮(當然地味對某些群體來說是萌點),都市女孩讀時尚雜誌幾乎成為指定動作,甚至學生不讀更會變得沒有話題——就是女主角讀書時的模樣。那麼地味一方之所以要踏出一步,與其說是要突破自己,不如說是要融入社會,最終的意義還是指向日本最傳統的「合群」。因而已「合群」的時尚人物,就變得沒有需要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因為社會賦予他們不用改變的本錢例如男主角受歡迎得可一腳踏兩船而獲接受。當然從韓星常被嘲笑撞臉、台灣藝人近年開口閉口說保養品、內地人來香港爆買帶動化妝品公司利潤大漲看來,整個東方社會其實都一樣。


故而劇集把「美」的重點落在「自信」,是頗無意義的:因為社會並不認為做回自己就是漂亮,而是必須經過裝扮、虛偽等手段來達至社會標準,才會被視為「美」,正如聯誼上有着さしすせそ的成功口訣(本身正是順從的象徵);因而如果一個本質是地味及實際的人若不按社會標準自我改造,本身便很難擁有自信被迫要跟從社會,那種「美」其實就是由集體強制出來的條件,而非真正的所謂「個性」。此所以時尚系同僚叫女主角要對自己的能力自信一點,倒令人有點哭笑不得:當社會根本不會讓這些「不合群」的人得到自信而只能靠「變美」來自我充實她們又如何能以能力得到自信呢


這令人想起《螢之光》(ホタルノヒカリ)女主角的兩面性。女主角在辦公室體面得比一般OL還要亮眼,回家卻立刻變成滿足於自我小天地的干物女,正反映日本社會的問題:明的體制裏並不能接受不合於社會的「個性」,只能按照社會既定的審美觀行事,真正的個性只能留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換句話說,這種帶有地味性質的個性並不能給予主角在明的世界活着的自信。


地味不能是立足點?

不過現實的諷刺也莫過於此:正如劇集在和服話題上明言大眾喜好的是大和撫子,「理想」應是扎實的女性;現實卻是大多數人一頭棕髮地穿上和服,變成一個個「時尚」的大和撫子事實上男主角說女主角的黑髮漂亮就強調了這點,頗有說不出的諷刺味道——大眾要的與其說是理想可能只是自我滿足所以現實上地味仍然只能處於弱勢。


但說到底,真正令《人100%靠外表》三人組及《校閱女孩》校對部立足的,並非依靠所謂的改變,而是地味的本質:做實驗的能力及校對的能力,不是靠光鮮就能令自己提升而是靠長年累月的苦功——改變作為工作重心的地味真的一定會變好而不會本末倒置正如《校閱女孩》主角的兩次校對失敗,在外人眼中正是源於沒有回歸到地味的工作。一些運動作品便以地味作為故事主角,肯定地味在多元化世界裏也有價值。


至於那些時尚介紹,雖然資訊性充足,卻在碎片化介紹下失卻時尚之中最重要的整體感,流於東拼西湊。不過或許那更適合當代人的思維——畢竟現在我們所處的互聯網世界,就是趨向碎片化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