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撤得了TSA,撤不了操練文化


TSA(全港性系統評估)風波持續發酵,教育局發出指引禁止學校補課操練(雖然有沒有效仍很難說),家長的不滿情緒仍難以遏止,認為取消TSA才能服眾。雖然表面說法是取消TSA有助減輕壓力,但大家心知肚明的是,東方社會從來都是注重操練文化的社會,所謂取消小三TSA,某程度上是認同小六TSA的存在價值,最終操練文化只是押後而已。

古中國讀書非上層專利 深化讀書意義

說操練文化不會改變,是由於文化記憶的問題。我在〈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及〈「東亞教育奇蹟」疑問〉兩文裏已說到傳統制度及學歷社會的問題,在此不贅。在此想探討的傳統文化記憶,是一個直接與教育相關的問題:學習的動機。

BBC《中式教學適合英國學生嗎?》

在以西方主導的現代教育體系下,我們都習慣了教育第一步應是啟發興趣。當然在古代西方,學校教育、課業教育也曾是主流,但這種教育與階級體制有一定關係,在現代崇尚自由意志的想法下,教育與古代體制無疑有了區分,啟發興趣無疑是最有效率的教育方法。與此不同的是,中國自漢代起學習都不是某個階層的專利,因而在自由意志的今天,學習上的文化記憶與古代也連接得較強。

BBC《中式教學適合英國學生嗎?》

要說中國古代學習動機,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為道德,一是為現實。道德教育,中國人大抵都不會陌生:傳統儒家就是把道德視為學習終極目標,無論是孔子述說的仁與禮,孟子的「君子三樂」,還是走在另一端闡釋、以學習來擺脫人的劣根性的荀子,都強調以學習來提升道德,背後指向的當然是儒家的理想世界。這與古代中國人的道德觀緊密相連,能力越高責任應當越大,有道德的人方能處身高位(因而古語中君子帶有在上者及義人兩種屬性),以學習來充實道德,就是為了治世做準備。


讀書出人頭地的持續體制

但這樣的想法有兩種變體,一是在周朝的嫡系繼承禮制下,幾乎打從出生已注定誰是高位者,周朝的做法便變成越高位的人越要學習道德,當然這只是理想的期許——當天子不道德時,幾乎都沒有方法阻止,似乎是本末倒置。而儒家本來正是在東周禮法崩潰的狀態下對這個問題的救贖:把教育向下擴展,令位低但有道德的人可以改變國家,不論是「學而優則仕」的說法,還是他評價子路、冉求、公西赤的能力,都看到教育與做官的關係,因而孔門中不少寒士也能當上官職。教育與治國正是儒家的基本政治理念。


另一個變體則是漢代以來所發展的士人政府模式:把原本教育—道德—治世的體系慢慢異變為教育—做官,形成只有學習的人能站上高位。這個持續兩千年的變體,令傳統賦予了學習一種價值觀:讀書才能出人頭地,最具代表性的是宋真宗的〈勸學〉,把財富、地位、女人與學習掛鈎。也就是說,讀書帶着一種現實意義,學習的動機在於當官(不論是利益還是治世),而不在於興趣。

BBC《中式教學適合英國學生嗎?》

若回溯清末民初知識分子對「吃人的禮教」的批評,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兩千年來以「儒術」為核心想法的中國政體,一直都脫離現實(當然對注重大眾化的現代來說,古代制度必然是脫離現實的,但話又說回來,也由於現代人不再打算理解古代制度的邏輯[亦即拋棄傳統記憶],才令「離地感」不斷跨大)。現在西方注重興趣啟發,源於認同各種知識自有其社會作用,這與古代西方雖是階級體制卻仍是多元想法有關,每種知識都有向上流動的途徑。相比之下,李氏朝鮮時代來到朝鮮的西方人曾批評,身官高位的士人都是無實際作用的人,因為在中國文化意義中,各式技術官僚一直都是低層者,只有讀書人才能晉身統治階層。那種情况下的學習,不難想像其作用:學習的並非知識,而是如何為官。因而在清代一直有一類學者寧願醉心研究古籍也不願為官,但這些真正為了興趣而學習的人,在古代卻是地位不高的人。

BBC《中式教學適合英國學生嗎?》

話說回來,儒家也不是完全不講興趣,孔子最著名的理念因材施教,其與弟子論仁的方法,也有引起弟子的興趣的意思;但從他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想法而言,他更重視的顯然是自學的動機,在學生願意學習的前提下,才說得上因材施教。當然也要理解他的時代背景:在沒有太多資源的私學下,要把教育帶往下層,最佳的效率正是學生的奮發。而這裏的自學動機,說到底也還是道德而非其他。


不難理解,中國傳統上的所謂學習,從來都跟現實掛鈎,跟西方式的實踐夢想南轅北轍。正是在這樣現實的學習下,興趣從來不是學習最必要的東西,才會有「十年窗下無人問」的苦况——明清時代文人耗費一生考科舉,若說是興趣恐怕熬上這麼多年早已磨蝕不堪,美其名可說是為了宏大理治國理想,實則以歷史觀之,為了財富名譽的人更多。在此基礎下,填鴨教育才會在中國如此盛行:為準備有官方解釋版本四書五經的科舉而興盛的書院,本來就是一種背誦多於理解的填鴨教育。


希望取消TSA的人 沒有否定應試

回到最初說的操練問題,操練之所以改不了,就在於中國人的潛意識中,讀書考試永遠都是為了「日後生活」而努力,正是古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要旨。在這樣的文化潛意識下,啟發學習固然難以茁壯成長,應考教育更從未褪色。正如某個希望取消小三TSA的團體召集人說到,考試及做好功課是學生的責任,這種想法本身正與應試教育相合——正正大家都認為考試十分要緊,應試教育才會長盛不衰。我並非不理解上述意見所指涉的真意:考試的重點不在是否考好,而在考試內容是否學好。只是在數以千年計的中國學習傳統下,考試從來都向變異進發,在這種假大空的願望下到底會變成如何,不言而喻。

BBC《中式教學適合英國學生嗎?》

而也正如近十數年的教育制度所揭示的那樣,TSA的出現,本就是為了替代以前的另一個考試「學能測驗」,而且當年的操練也不比現時輕——由小四開始操練,直至小六才考試,而且更與學生的升中命運有必然關係,分別可能只在於小三以前不用考(那又回到上面的疑問,小三操練有問題,小六操練就沒問題?)。我並非為了TSA的操練開脫,而是旨在指出,縱使TSA取消,最終可能還是會誕生出另一種形式的操練——中國人一直都以學習成績來衡量好壞。

如果真的決心要想擺脫操練文化,首先扭轉的還是教育界和家長的想法:能否叫家長不要常常想着「望子成龍」?能否叫教師以及制度勿注重考試成績?可惜在讀書才是王道的中國,這種說法似乎不具說服力。若只是半調子的改變,最後恐怕還是重回老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