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傅園慧的表情包 中港局勢的隱喻


多得傅園慧的「活躍」,令原本對國家隊產生一定抗拒感的香港貌似又找回了某程度的國家歸屬感,運動員訪港變得歡欣之餘,游泳隊的禁藥風波不再在輿論視線之內,甚至帶挈孫楊也在香港突然回復了正面形象。應當注意的傅園慧的個人魅力,而是她載着的形象改變了很多大眾的意識,而形成一幅有趣的圖像。


當然不是說她沒有魅力,從她這位表情帝自帶光環的各種媲美娛樂圈搞笑人物的花樣,光是回國後的直播與這三天的香港之旅已表露無遺。但要強調的是,她的魅力的動人,不在於其如何率真,而是有很強的背景來支撐。


泳隊風波的清涼劑

讓我們回到奧運的場景。傅園慧爆紅的89,中國游泳隊正籠罩在低氣壓之中:兩天前87)孫楊與賀頓霍頓(Stuart Holden)在400自由式決賽後吵得不可開交,甚至中國單方面演繹成國家問題然後翌日孫楊又發話”I’m the King”在國際輿論翻起不小風波。


因此傅園慧的表現正好是解決當刻困境的清涼劑:一來時機上她正好是在孫楊在國人希望他贏、外國人希望他輸的情况下贏了200自由式後登場,另一方面她的對答也正好作為孫楊的反面(不認輸vs.自認不足),對內鼓舞國家隊的士氣(或許某程度上更在於她異於其他倒模運動員的喜感),對外則令中國運動員在國外輿論中不再一面倒被罵(但也不見得就是讚),也就是香港評論者洪清田〈傅園慧與孫楊 中西文化差異中的兩種中國新人類〉所言的傅園慧與孫楊的分別:前者既合中國也合西方,後者只適合中國。也就是在與孫楊的對比下,傅園慧才有如此強的效應。


但這是在中國及國際層面上的故事,在香港則是另一回事。雖說當時香港輿論是較一面倒覺得孫楊幼稚,傅園慧的另一種「幼稚」確實彌補了香港對中國的不滿,因而傅園慧作為孫楊的對比仍然生效;但更重要的是中港關係的改變。


拒絕「霸氣」 不反感「搞怪」

舉個例子好了:如果傅園慧不是出現於2016年,而是出現在1988年,在香港一片恐懼回歸及取笑「阿燦」的語境下,一個中國運動員在大賽中如此不知就裏地在媒體面前亂說一通,在港人眼中應該會是個不懂大體的土包子,而不會聯想到率真。如此對應的是當年的中港關係,香港因為繁榮發展而自認為優於中國,對於中國的「失禮」舉動當然是嗤之以鼻,正如現在若有內地遊客在香港隨處便溺,在公德層面上仍佔優的香港人一樣會聲討。


如今香港人接受不到霸氣側漏的孫楊而接受到表情帝傅園慧,對應的也就是中港關係的逆轉。在香港的輿論中,確實很大程度把孫楊等同於中國現刻的國民性:自戀、不可一世、以為全世界只繞着自己轉。如果孫楊是作為現代中國的隱喻而令香港人抗拒,那麼傅園慧就是作為「阿燦」式的前代的中國人而被香港人接納。我不敢說這是否因為喚起了舊時香港對中國的優越感,但起碼這樣的「母權」感覺不再是現實中中國對香港居高臨下父權)的力量失衡,而是回到一種熟悉而不再強弱懸殊應該說是香港不再下風)、沒有距離感的情懷之中。


這並不是個別例子。記得女排初時瀕臨出局邊緣,香港有很多論述說到女排在香港的熱力下降與中國因素的關係——當香港人的中國身分認同減弱時,香港對中國女排就不再有休戚與共的通感指涉的正是中港力量失衡產生的矛盾。但從結果而言,這個結論不免粗疏:若女排是以明顯優勢贏得金牌,或許真的沒太多人關心(正如跳水與乒乓球的情况);但當女排戰勝金牌大熱門巴西後,那些盛讚女排的輿論又紛沓而至,然後香港又重新凝聚觀看女排的欲望。




簡而言之,香港想要的不是現世中國式霸氣,而是在示弱下如何自強的倖存感,傅園慧的角色正是與此精神接通。如此情况在羽毛球更明顯,香港人不僅中國隊的的失利無甚所謂,反而還期望李宗偉打敗林丹進入決賽,好讓「萬年老二」打破中國的壟斷。


再進一步說,這與早被視為「偽毒」的吳業坤這兩年突然爆紅也是同一道理:在示弱自強的邏輯下贏得勝利,就是現在香港自覺失去國際優勢的環境下所產生的共鳴。這與三十年前以完美形象取得成果的四大天王,所依循的社會狀况已不是同一回事。說穿了就是現代的大敘事與後現代的倖存感之別。


中國對運動員態度的轉變

當然既然說到中港關係,也不得不提中國自身的轉變。又回到1988年,體操王子李寧接連失誤,回到國家被大肆譴責,而他在失誤後的鏡頭前苦笑,也被媒體視為不恰當。當年的中國也是在1984年回到奧運競賽裏並獲得好成績之後的一屆,同時也是在鄰國韓國舉行,擁有半個主場之利卻整個國家隊都失準,在那個年頭中國亟欲證明自己的地位的期望落差下喪失自信,名氣最大的李寧變成出氣袋。劉翔的京奧被罵也是在這邏輯之下。


如果再對應傅園慧在接力第四名後受訪時的苦笑,仍不減大眾對她的喜愛大家都能明白三十年後的語境已經改變。運動員的情感不再壓抑得如此厲害,開始獲得大眾的同情而不只關注勝負;而轉變的關鍵可能是當中國真正成為大國後,那種自我表現的心理已有某程度的克服正如今屆網上出現了不再追逐金牌的聲音,雖然主流仍追逐金牌但勝負已不再像以前般如同國家滅亡(就算孫楊輸了,大家的重點也只是落在口水仗而非勝負本身),因為早在京奧衝了51金後,已向外界證明中國的運動是頂尖水平,卸下了大國的心理包袱。


當然事實還有另一面:對失敗看輕了,並不等於不自傲於勝利,這正是孫楊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無論多麼失敗,他還是不會垂頭喪氣,呼應着中國近三十年的自傲成長,才會獲得官媒出言力挺其「霸氣」。問題是過度膨脹的自傲感,以至孫楊被翻舊帳就不能容忍,才是香港抗拒的關鍵。


如果把孫楊看成是「完全成功」的故事,而傅園慧則是「有缺陷的成功」故事,那麼中港關係脈絡就顯而易見:現在早已失去優越感及大敘事的香港人早已不愛看「完全成功」的自傲故事,而更傾向「有缺陷的成功」故事;中國雖然兩種故事都愛看,但前者只是調適劑後者才是呼應其自傲脈絡的國家象徵。這樣的心理差距,只能靠多一點「傅園慧」這樣的母權角色才能引發共鳴問題是香港早已失去主動的動力,中國會否放下自傲的身段來同情香港,就是中港關係的轉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