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最友善」台灣vs.「不友善」香港——切忌盲目美化醜化



上月國際網站InterNations發表一份最友善地區排名,台灣榮膺全球第一,不僅台灣人樂此不疲肯定「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連愛遊台灣的香港人也引起一些討論當然香港排在後段才是主因)。不過從「人」的風景並不太美的香港與台灣一直有種互相欣賞的微妙平衡感看來,「人」這個風景背後所隱含的意義,才更應探究。


單車節與廁所

會令我如此想的契機,是香港去年舉辦的單車節。由於路段難得經過青馬大橋,主辦單位早已料到參賽者會停留拍照故事先聲明禁止在橋上停下以免耽誤流程(當然現實上中國人是屢禁不止),惹來不少批評——有評論舉出台灣自行車比賽主辦單位會介紹沿途風光,質疑香港單車節指引太苛刻重視「舉辦」多於「享受」。


不過那大概有很強烈的觀光客心態——觀光愛的固然就是跟自身日常生活不同的狀態。不論單車節還是馬拉松,基礎建設舉世聞名的香港,由於佔用馬路的活動有盡快恢復公共交通的限制,不得不從頭到尾趕流程,是一種重視紀律的反映。但香港參賽者在跳出日常生活的語境下大多不會考慮體諒,而只會覺得對自己是一種剝削。

香港《蘋果日報》
台灣的交通結構卻相反,台灣人尤其新住民)對交通混亂的不滿已是家常便飯不說在大陸已漸次淘汰的摩托車機車在台灣依舊密度極高而擠塞紊亂,去年更有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在台北演講時被走在「公車逆向專用道」(非台北人不可能理解的道路制度)的公車撞死引發媒體紛紛批判台灣交通多年未有改善。


不過說到觀光客的眼光,包括香港人在內的遊客最不習慣的台灣生活恐怕是廁所——衛生紙不能丟馬桶。以前是因為衛生紙質量不高而不可溶解,丟進馬桶難免令渠道淤塞;但時至今日世界的衛生紙都是可溶的,台灣主流衛生紙卻停留在低溶解率的層次,旅店大多仍貼有禁止把衛生紙丟進馬桶的告示,狀况彷彿在三十年前進入已發展地區時已定了格。直至去年底政府才因應環保而宣導衛生紙應進丟馬桶,等同宣告過去的習慣並不理想。


規條與人情味

這其實是「人的風景」的另外一面——在現代規條化與舊日人情味的角力中,定格了很久的台灣同樣定格在人情味的一邊,所以台灣人不會像一般已發展地區的人那般侷促冷漠,卻也同時也是少數不太在意規矩的已發展地區。以此說來,香港與台灣的平衡也就不難理解了——正因各自走在一邊,看到自己的不足與對方的好,才會互相欣賞。而再從近年日本與韓國也喜歡上台灣看來,潛台詞可能是一種「東方主義」——台灣正好提供一種對過去的懷念作為它們社會冷漠不仁的調解劑。


因而問題倒不在靠向何方才正確——無論選擇制度還是人情味,都沒有對錯之分,雖然對某些人看來可能是「文明」與「落後」的差異——而是如何理解自己的位置。譬如香港人很理解自身成功與制度的關連,而常常謀求把社會各方面都制度化及透明化——譬如越來越容不得小販(去年農曆新年大衝突的導火線)教育及社會機構撥款全部有規可循(也可按規矩「侵吞」)官員繞過程序總受大量鞭撻。但對台灣而言,情况就尷尬得多:雖然制度上早已是民主選舉但極具裙帶特色的獻金與關說問題從未得到解決;近年鄉土之風大盛而催生「太陽花運動」貌似帶來新氣象,政府易幟後還是回到一潭死水,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中國時報》


當然更現實的問題是,相比香港沒法抗拒「金主」大陸的佔領而無可避免一味「向前」發展,只能渴求加強制度化來鞏固自身台灣既可排拒大陸入侵而不用盲目向前,卻又常常自怨自艾「22K」低薪勞碌而苦無出路,這種不上不下大抵正是迷失的寫照。那麼台灣人念茲在茲的「最美的風景是人」便不能不警惕其背後意義——這究竟是有助開拓前路的提示,還是停留在一種純粹自我安慰式的逃避現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