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世界小姐(ミスワールド)日本代表出爐後,引起日本國內極大迴響——連續兩年有混血兒贏得選美比賽冠軍,被日本人一面倒的吐槽「日本代表」不像日本人。也不用這麼快就扣上右翼的帽子,倒過來可先思考一下,「日本人」究竟應是個什麼模樣。
要對少數民族寬容——對多民族的中國而言這種觀念早已見怪不怪(當然做不做得到/少數民族是否真的只是想這樣,那是另一回事),因而中國人在種族歧視上,當然不會像以單一民族自傲的日本那樣會把外國人當成異類——且慢,日本是單一民族嗎?
「單一民族」的神話建構
現在「大和民族」的意識,事實上只是在近代化下與西方列強抗衡的結果,因而近代以後才開拓的領土北海道與沖繩,作為「後加」的「種族分支」,便有點被排擠的感覺——愛奴人不太敢公開自己的種族,而沖繩更成為駐日美軍七成設施所在地。只不過就算撇開這些不談,「日本人」這個詞彙還是極其複雜。
現在「大和民族」的意識,事實上只是在近代化下與西方列強抗衡的結果,因而近代以後才開拓的領土北海道與沖繩,作為「後加」的「種族分支」,便有點被排擠的感覺——愛奴人不太敢公開自己的種族,而沖繩更成為駐日美軍七成設施所在地。只不過就算撇開這些不談,「日本人」這個詞彙還是極其複雜。
近代化的「日本人」這個國民認同,明治政府追溯的是德川中期起湧現的國學派,其實原本就是一種為了宣揚與中國人的不同而出現的思潮。由於德川前期儒學派成為思想主流,很多學者都熟讀儒家經典(出名的如「日本三景」的命名者林羅山),而國學派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借中國經典或反對中國經典(後期)來重塑「日本」自身的認同,所憑借的最堅實根據,就是自從佛教傳入後就處於長期劣勢的古代神道(代表人物本居宣長本身就是《古事記》的專家),後來以此發展出來的幕末的尊王思潮,就是依借神道視天皇為神的看法而成形,而最終被明治政府採用。此所以《銀魂》主角坂田銀時的老師的原型人物、被譽為明治維新先導者的吉田松陰,所學的也是儒家經典,但宣揚的卻是日本式的尊王。當然就像黃遵憲《日本國志》推許日本天皇萬世一系一樣,那就是日本人近代認同之源。
這樣的神道認同,當然會得出日本人是單一民族的結論:日本人既然是天神的後裔,當然是血統純正的。問題是神道所依靠的系譜中,本來就是為了把各種勢力揑在一起而存在的。作為神道系譜經典的《古事記》,就出現了土蜘蛛、毛人等土著的名號以示異類;而神武天皇東征時在中国地區(本州西部)久攻不下,再對照大國主命的詳盡描寫及其讓國故事,大概可以知道中国出雲地區一帶本來就是另一個王國的領地,但在《古事記》卻把對敵的大國主命併合成天神譜系之內(他是天皇之祖天照大神的弟弟建速須佐之男命的女婿)。
當然對日本人而言不過是同是日本人的不同勢力罷了(前提是有了「日本人」這個認同下才能把他們如此歸類),但更重要的是,由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的「渡來人」(來自亞洲大陸而擁有先進文明的人)的活動,在日本歷史中記述不太詳細,但平安初期的《新撰姓氏錄》中,1182個氏族有326個是渡來人,外來人口佔有頗大比重。例如飛島時代握有最大權力的蘇我氏擁有極濃厚的渡來人痕迹(其下屬氏族有不少渡來人,而且此族本身也極有可能擁有渡來人血統),而在系譜中蘇我氏是武内宿禰的後裔,可以說渡來人也有相當可能被併合到神道系譜之中。
日裔巴西人被歧視 歐美混血受歡迎
如果覺得過了這麼多年渡來人是完全融合了就不是問題,那不過是雙重標準:那麼現在的混血將來不也是如此嗎?在這個民族構成的過程中,不難看到其壓抑多民族的一面,而這也是近代以來的日本人作風。事實上宋元及明清之交另外也有兩波渡來人,只是由於文化技術已沒有之前的大作用,而不像前代人般獲得權力,只能投閒置散湮沒於歷史之中,朱舜水、隱元畢竟只屬極少數。那正反映出日本人對歸化態度的一面:對這個民族有貢獻的,不妨吸納為其中一員;若不是的話,那麼就算是混血也不太歡迎(這點與香港相近,但與中國不太相同)。這正是近年很多日裔巴西人回流日本不受歡迎而只能在下層被榨壓的原因。
如果覺得過了這麼多年渡來人是完全融合了就不是問題,那不過是雙重標準:那麼現在的混血將來不也是如此嗎?在這個民族構成的過程中,不難看到其壓抑多民族的一面,而這也是近代以來的日本人作風。事實上宋元及明清之交另外也有兩波渡來人,只是由於文化技術已沒有之前的大作用,而不像前代人般獲得權力,只能投閒置散湮沒於歷史之中,朱舜水、隱元畢竟只屬極少數。那正反映出日本人對歸化態度的一面:對這個民族有貢獻的,不妨吸納為其中一員;若不是的話,那麼就算是混血也不太歡迎(這點與香港相近,但與中國不太相同)。這正是近年很多日裔巴西人回流日本不受歡迎而只能在下層被榨壓的原因。
所以請不要誤會,日本人要的不是很多傳媒說的「純日本人」這麼簡單,而是讓他們驕傲的人(「純日本人」是其中一種)。如果說日裔巴西人因為不懂說日語而被歧視,那麼不懂說日語的歐洲人又為何是被驚惶迴避?日德混血兒Sandra Haefelin(サンドラ・ヘフェリン)的《混血兒都是美人只是妄想!!》(ハーフが美人なんて妄想ですから!!)說了一個實例:日本小學家長發表餘興表演時,德國籍媽媽問「跳舞可以嗎?」其他媽媽就十分讚歎;但當菲律賓籍媽媽問「跳舞可以嗎?」媽媽們背後卻說「又不是跳賣弄色情的舞」。如果再加上去年一宗中一生殺人案中,疑犯的菲籍母親的背景便成為報道的主要材料,以及2010年因其日菲混血被欺凌而自殺的案件來看,日本的種族階級顯而易見。
這不僅是東南亞國家的問題,就算是在日韓人、在日華人,也有不少人要隱藏身分以免受到歧視(網絡上常見的是問某個藝人是否在日韓人)。譬如在日韓裔足球員李忠成縱使是2011年亞洲盃決賽射入唯一進球而令日本奪冠的日本國家英雄,前兩年還是捲入了被歧視風波。
而走進大眾眼裏的藝能界,混血兒也並非不受歡迎,但明顯有某種傾向。從當年很紅的主播滝川クリステル(Christel Takigawa),到近年最受歡迎的ローラ(Rola)、トリンドル玲奈(Triendl
Reina)、マギー(Maggy),大多是日本與歐洲的混血。作為參考,最賣肉的AV界中男優最多只會有黑人而沒有白人,女優卻只會有白人而不會有黑人,就可看出最赤裸裸的標準。究竟是因為近代「脫亞入歐」的遺留,還是單純因西方主導世界審美觀而很易向歐美傾斜?
日本人的東方主義
若在這些前設下再回到世界小姐的話題裏,就很易明白問題所在:日本人批評這兩年的混血兒選美冠軍是「像菲律賓人」、「不是選印度小姐」、「以日本人來說太黑」,都只是訴諸深色人種。沒錯,這兩位冠軍在日本擁有共同的經歷:因膚色問題常遭欺凌。而去年日本環球小姐(ミス・ユニバース・ジャパン)冠軍宮本エリアナ(Ariana Miyamoto)也說到有朋友因被欺凌而自殺,才令她參加選美來改善種族歧視問題,那麼問題已不在於什麼右翼思潮,而是整個社會都成了共犯。
若在這些前設下再回到世界小姐的話題裏,就很易明白問題所在:日本人批評這兩年的混血兒選美冠軍是「像菲律賓人」、「不是選印度小姐」、「以日本人來說太黑」,都只是訴諸深色人種。沒錯,這兩位冠軍在日本擁有共同的經歷:因膚色問題常遭欺凌。而去年日本環球小姐(ミス・ユニバース・ジャパン)冠軍宮本エリアナ(Ariana Miyamoto)也說到有朋友因被欺凌而自殺,才令她參加選美來改善種族歧視問題,那麼問題已不在於什麼右翼思潮,而是整個社會都成了共犯。
之所以說這並非「右翼思潮」的問題,在於就算在經濟高速發展而較開放的時期,日本人亦不見得不會歧視外國人。3K職場(きつい〔嚴苛〕、汚い、危険)待遇差乏人問津,要靠外勞或新住民效勞,甚至連權益保障都缺乏,形成明顯階級差別,令這些群組常被標籤為異類;而那個年代日本流行「妓生觀光」(キーセン観光,「妓生」기생是韓語中的官妓,故日語以片假名表達),男性結伴到東亞或東南亞嫖妓成為常事,就明顯是把自己置於其他國家上位的想法(說遠一點,這兩種情况跟90年代香港並無二致)。當然同時那段時間他們也受着美國在經濟壓力下的歧視。
而最令人嘆息的是,到80年代後期開始提倡多樣化而有男女平等僱用法出台,但熬不了多久就泡沫爆破,社會氣象又回復保守而右翼抬頭。不過現時我想仍未需悲觀﹕起碼按新任世界小姐日本代表吉川プリアンカ(Priyanka Yoshikawa)的說法,去年之前未有混血兒代表日本的先例,那麼這兩年的歷史,或許預示着社會終於開始有所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