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百年老店南華申請降至業餘聯賽,令香港的足球命運再一次回到大眾的目光。當然這是老生常談:不僅數年前東方亦曾申請降班,這麼多年業餘聯賽冠軍亦大多不肯升級至職業聯賽,因為在蕭條足球市道的背景下,這樣的投資必然虧本。再一沉百踩也不見得有何意義,但從中或許亦可讓中國足球借鑑。
限制外援的問題
今年中國足協宣布了新規矩,限制上場外援數目,並規限必須有本國年輕球員上陣,很多內地媒體煞有介事地以1980年代的香港足球收窄外援規限、其後香港足球一沉不起為例,潛台詞是認為那是惡法。但中港兩套政策其實很難直接比較,香港當年是想極端地全華班而非僅僅限制外援,當此路不通而重新開放外援後,90年代香港球壇尚算活躍;真正一沉不起的,是90年代後期起外援猶在的球壇。
放眼世界,外援限制不見得一定帶來問題。日本聯賽初起時雖也靠知名外援帶動,但一直都限制外援數目,縱使至今外援已不如以往搶眼,不過自職業化後穩佔亞洲足協國內聯賽前列位置,不單水準沒有下降,反而培育出大量能在歐洲聯賽佔一席位的人才。歐洲幾年前起為怕本土球員質素下降而限制外援,雖有英格蘭球員被搶貴的一面,但同時近年實力排名上升明顯的德甲,卻是歐洲大聯賽中本土球員規限最嚴的聯賽。
與其說外援限制有問題,不如說中國足球現時的一大問題:過度依賴外援。正如日本球隊一般擁有自己的戰術體系,外援是作為球隊的一分子,而不必然是核心,去年在世冠盃/世俱盃與皇家馬德里(Real Madrid)90分鐘打成平手的鹿島鹿角(鹿島アントラーズ),首發陣容全是本土球員;中國球隊卻多以外援為中軸線,本土球員大多只屬配件,甚有認為聘外援拉高聯賽水平就等於本土球員會進步的傾向。但如果是這樣簡單,香港早可稱霸亞洲,而英格蘭也不會長年被恥笑了。
說到這裏,不期然想起前南斯拉夫國家隊隊長史杜高域(Stojković)。已帶領阿仙奴/阿森納二十年的雲加/溫格(Wenger),早年執教名古屋八鯨(名古屋グランパスエイト)時引入史杜高域,是日本少數以外援作為球隊核心的例子,但這確是基石而非單純金元轇轕——不僅史杜高域長期效力,掛靴後更曾執教名古屋,由原本中游打造成爭標分子,更奪得史上唯一一次聯賽冠軍。但他前年起轉戰中超,執教屬於「中產」的廣州富力,卻完全威脅不了燒錢買球星的前列球會(有些球會甚至不是由名帥掌管),充分反映競爭力只是靠金元而非戰術沉澱。
社會經濟的指標
現實是香港足球的起跌不單在於外援問題,也與經濟密切相關。70年代以前相對窮的年代,本土足球作為大眾娛樂的一部分而火熱,而球隊也因利潤而肯大筆投入;但到了80年代後期,經濟起飛的香港開始引入歐洲足球賽事,與本地足球的差距就益發明顯——尤其香港隊表現不濟(這也與前一代很多港隊球員其實是從內地走難來港而水平較高有關),逐漸失去了競爭力,球隊也漸漸不願意大力投資。
不得不提的是,90年代英格蘭聯賽進化成英超後大力商業化,令對宗主國英國有深厚情意結的香港,轉播也以英超最受注目,英格蘭足球成為香港球迷的瞻仰核心,這與中國首先接觸「小世界盃」意大利聯賽頗為不同。而90年代中期香港更有專門的英國足球雜誌,那時奠立的曼聯(Manchester United)王朝,也成了早期香港球迷的某種身分認同(如果是80年代開始看外國足球的人,則很多愛看利物浦[Liverpool],同樣脫不出英國情結),令曼聯+英格蘭球迷至今仍是香港的最大宗球迷認同。
當90年代末香港經濟因金融風暴停滯,足球市道也同樣停滯下來,但同時在全球化下外國足球卻大舉進軍香港,形成了鮮明對比:歐洲大聯賽幾乎都可在香港看到,香港足球卻極少人入場。
光輝過後
這正是金元猶在時並未把握機會鞏固、金元喪失後便無以為繼的的香港足球故事。南華的故事同樣如此:不僅初期較願投入而雄霸香港球壇,在2006年成績差劣降班,也因為商人羅傑承攜大批資金進入而獲足總挽留在頂級聯賽,翌年大花資金增兵下立刻由護級球隊變成冠軍球隊,之後數年不斷贏得錦標及出戰亞洲球會賽事,雖然不能否認班主的努力,但某程度上成績還是靠金元換來。而今次的申請降班,也是由於羅傑承不再投資而由另一商人張廣勇接手,卻在不斷投入下換不來成績而意興闌珊,當金元足球養大了胃口,只要一出現差距,就回不去了——香港足球現在幾乎只靠班主投資支撐下來。
記得去年作為中國金元足球的代表廣州恆大,在亞冠連小組也出線不了,立刻惹來鋪天蓋地的批評,彷彿巨大投資必定要得到回報——效率型的速食文化似乎成為主流。當然現時中超球隊不斷巨大投入,令中國足球市道活躍得看來一片利好,與昔日香港頗為相近;只是當最終金元崩潰後,香港淹沒在世界潮流之中,這才真正是中國的前車之鑑——以前中國足球常把發展不起來歸咎沒錢,那麼現在中國足球資源充足了,能把握機會扭轉球會結構嗎?從現在中超球隊核心都是外援看來,那並未走出改革的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