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韓流重襲》提到韓國美女的容顏(同時也是整容、化妝)標準瓜子臉、肌膚白嫩等其實是北韓女性的特徵,讓我想起朝鮮半島的一句俗語「南男北女」(남남북녀),意即南方美男多、北方美女多。
按普遍說法,由於氣候條件不同,朝鮮半島北方的女性臉及腰較長、皮膚較白(但現時卻有報道說朝鮮[北韓]人愛圓臉女性);也有人認為與人種有關:北方歷史上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故當地人是「混血」而來,比傳統南方人種秀長。無論如何,這種「美」確與現在韓國人愛瘦及白的風氣相合。只是在仍然封閉的朝鮮國度,能透過審查出來讓全球媒體看的當然是美女,但究竟朝鮮女性是否真的較美,就不得而知了。
因脫北者增多,韓國出現不少「南男北女」結合現象,有電視台特意製作相關節目,探討南北差異 |
南北的歷史差異
只不過我覺得「南男北女」反映的,更是南北的文化差異,氣候是其中一環。現在研究南北韓問題的學者,多集中於意識形態或生活水平的分別,而很少提及朝鮮半島南北文化其實一直有差異。
簡單而言,朝鮮半島氣候上南方濕暖,地勢較低而平原較廣,耕地較多,商業及都市較發達,性格較溫潤文雅;北方則較乾冷,地勢較高而多山,耕地較少而天然資源較多,古代較適合遊牧,現代則較適合工業發展,性格淳樸強悍。這從傳統對朝鮮八道人的性格析述也可窺知:北方的咸鏡道是「泥田鬥狗」,平安道是「猛虎出林」,傾向勇悍;中間的黃海道是「石田耕牛」,江原道是「岩下古佛」,傾向樸實;南方的忠清道是「清風明月」,全羅道是「風前細柳」,慶尚道是「泰山喬嶽」,京畿道是「鏡中美人」,皆傾向文化修飾。
朝鮮半島上的歷史也是如此。前後兩個三國時代中,北方勢力高句麗、王氏高麗都以強悍見稱:高句麗是北朝至隋唐花了很大力氣也攻不下的國家,而王氏高麗更發展成統一王朝;南方的百濟及後百濟、新羅則是以文化盛行著稱,百濟是中國南朝文化中轉站、倭國的啟蒙老師,新羅則是朝鮮半島「事大主義」的開創者,因而新羅方能在唐軍協助下統一朝鮮。
男女的標準差異
據現時說法,「南男北女」源自李能和(이능화,1869-1943)的《朝鮮女俗考》(조선여속고)。由於李能和生活於李氏朝鮮末期至日治時代,故有認為「南男北女」其實是李氏朝鮮時代的看法及審美觀念(當然瓜子臉、腰長等確實頗有中國特色)。而李氏朝鮮的文人多出於南方,同時對北部地域的人頗有歧見(原為北方民族聚居地,可以認為是把北方人視為「蠻夷」),加之李氏朝鮮正是着力儒學化的政權,不難令人聯想:朝鮮半島對美男的定義,在於溫潤儒雅,而對美女的定義,除了外表則更重視「情」的部分(「情」是朝鮮半島的關鍵文化)。
據現時說法,「南男北女」源自李能和(이능화,1869-1943)的《朝鮮女俗考》(조선여속고)。由於李能和生活於李氏朝鮮末期至日治時代,故有認為「南男北女」其實是李氏朝鮮時代的看法及審美觀念(當然瓜子臉、腰長等確實頗有中國特色)。而李氏朝鮮的文人多出於南方,同時對北部地域的人頗有歧見(原為北方民族聚居地,可以認為是把北方人視為「蠻夷」),加之李氏朝鮮正是着力儒學化的政權,不難令人聯想:朝鮮半島對美男的定義,在於溫潤儒雅,而對美女的定義,除了外表則更重視「情」的部分(「情」是朝鮮半島的關鍵文化)。
沒錯,女性之美並不在於其雕琢美艷,而在於率真的性格及「情」的波動,此所以韓國人雖然崇奉賢妻良母型的申師任堂,但說到美女卻是黃真伊、春香這些在儒學體制之中又能追尋「情」的人。
儒學化的脈絡
相反男性則在其文雅修為,這裏反映的是李氏朝鮮的儒學化社會體制:勇悍的男兒氣概不過是未受教育的蠻夷(那正是清朝初立時李氏朝鮮不欲成為清朝藩屬國的理由),在儒學上的修養方能得到社會尊重,方能獲得高官厚祿,因而重視的是那種文人氣。現時韓國紙幣1000圜及5000圜的頭像便是理學家李退溪及李栗谷,而以朝鮮時代為背景的《成均館緋聞》中,抱得美人歸的也正是那看上去最秀氣的傢伙。事實上學者多認為李氏朝鮮在理學上的研究比清代還要深刻(當然部分原因是清代考據學興起下,士人若非為了科舉根本不屑研究不知所謂的理學),而朝鮮時代後期確實形成了儒生人口大增的「兩班志向」社會。
相反男性則在其文雅修為,這裏反映的是李氏朝鮮的儒學化社會體制:勇悍的男兒氣概不過是未受教育的蠻夷(那正是清朝初立時李氏朝鮮不欲成為清朝藩屬國的理由),在儒學上的修養方能得到社會尊重,方能獲得高官厚祿,因而重視的是那種文人氣。現時韓國紙幣1000圜及5000圜的頭像便是理學家李退溪及李栗谷,而以朝鮮時代為背景的《成均館緋聞》中,抱得美人歸的也正是那看上去最秀氣的傢伙。事實上學者多認為李氏朝鮮在理學上的研究比清代還要深刻(當然部分原因是清代考據學興起下,士人若非為了科舉根本不屑研究不知所謂的理學),而朝鮮時代後期確實形成了儒生人口大增的「兩班志向」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