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西國,苦求識者問東洋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華語版《深夜食堂》:被厭棄的說教體制


中國購買版權製作的《深夜食堂》,終在雷聲大雨點小下以接近豆瓣網最低分的評價落幕。我倒不覺得此劇像大多觀眾所說的那麼差,尤其後段(如果熬得到的話)還算是水準之作,或許是劇組的期望管理太差,前期太多取自原著的故事十分敗興又或許觀眾很易以原版的日式框架審視這個華語版,令其特色早被拋諸腦後。在我看來,華語版《深夜食堂》雖不算成功,卻還是拍出了中國的特質——雖然大眾未必同意其世界觀。

先旨聲明,我並無興趣評斷此劇的優劣,正如兩年前〈深夜食堂日版vs.韓版〉已說到由於「深夜食堂」本身與社會脈絡緊密扣連因而作品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如何評價,而是其所反映的社會精神——如果大家相信此劇被刪走的單元〈忘年之戀〉是因為過不到審查的話,那麼這些特點與其說是製作者的想法,不如說是社會以至政府的想法。


A. 角色

1. 食堂、食物

一個幾乎所有觀眾都會得出的評價是:從首幾集看來,華語版《深夜食堂》幾乎只是搬字過紙,從食堂環境以至食物,都有日本的形而不得其神,只是一個差劣的複製品。但「深夜食堂」本來就很靠夜間仍有正常經濟活動這個背景,而且在此之上也有「居酒屋」作為參照;而近十年才崛起的中國,「消夜」這個概念可能還是局限於大牌檔、路邊攤,也沒有可對應的「居酒屋」,正宗店家的形象並不鮮明借用日式可能是無奈或許對觀眾來說改成大牌檔可能更合適。而就算有「居酒屋」的韓國,把色調拍得偏向光亮,也還是惹來日版支持者批評。


至於食物,湯禎兆《殘酷日本》提到原版《深夜食堂》本身就勾劃了日本飲食上和食、中華料理、西洋料理三大勢力,以此想法來延伸,韓版注重韓食多於外國菜也有同樣效果。至於華語版,連菜式也有不少照搬日式可能正反映近年中國飲食的勢力:中菜、外國菜尤其日本菜、速食。但事實上這套劇應該分為前後兩期來評論:前期故事確實沒幾種中國菜,過度日化令故事脫不出原著而難以深化;但後期故事的紅燒肉、糉、炒飯、小籠包等等甚或把原著故事改編為魚香肉絲、蒸蛋、回鍋肉故事味道便頗不同,而且也與日版相同地介紹煮法有時既有真人,也有動畫,不是一般批評照搬日版那麼兒戲(只能說看戲要看到最後才能客觀批評),甚至老闆還說不喜歡美食的人信不過,反映中國人果然還是吃貨民族。


只不過「速食」這一環確實令人無語,觀眾印象最深的恐怕是泡麵與百事可樂。原本日版的茶泡飯姊妹、韓版的麵條姊妹皆與傳統飲食有所對應,但華語版卻變成泡麵姊妹,與其說這是置入行銷,背後更反映中國社會的速食化現象(否則為何泡麵會有如此大勢力置入?),連深夜食堂還是要效率氣氛傾向積極。明明菜單只有酒跟下酒菜,主力飲品卻是百事,甚至有以百事做材料的菜式(跳舞西西、腌檸可樂還有一個鏡頭是用可樂來煮菜,竟然還到處說食材原味最好),淘空了「下班小酌」的氛圍,因而也不太可能有什麼療癒效果,而是陽光孩子氣。



2. 老闆

如果說日版老闆是躲在暗角的隱士,韓版的老闆自帶主角光環,那麼華語版的老闆就是狂刷存在感。雖然都是把老闆主角化,韓版老闆畢竟還只是表情與鏡頭較多,黃磊老闆不僅不只是聆聽者常參與客人討論而且大量說教,〈大明星與流浪漢〉還有一對一地暢談舊事、跑去看客人演的戲,〈馬克的女兒〉還幫忙尋親完全不抽離於客人之中。又既然自定酒不過三杯的規矩,〈永遠懷念的朋友〉不准客人多喝酒,〈大明星與流浪漢〉卻自行打破規定。


不過我倒也不覺得這一定是破壞氣氛的缺點,因為那是一種對應不同社會氣氛的處理:比起日本東京普遍有禮但冷漠、韓國老闆的陪笑,中式老闆更投入於客人之中,這種超越規定的中國式人情關係自然較符合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華語版《深夜食堂》的氣氛營造從不在於日式的療癒,而是比韓版更進取更積極甚至日版最注重的邊緣味道也並不深。



3. 異色者

邊緣味道的洗脫,最明顯的特徵是異色者不多。原本日版較具異色的常客黑道、脫衣舞孃、人妖,在韓版有一定修改(甚至干脆刪掉人妖),在華語版更是完全變味:黑道明言「遵紀守法」,而且是正規公司的員工,遇到打鬥更是靠警察來救;舞孃就只是尋夢的表演舞者,不再有很深的生存問題;「最美的男人」有妻有子是「正常男人」,與黑道的關係由戀愛變成父子之情。


雖然劇中也不乏中國社會的「異色者」:〈馬克的女兒〉聽障、〈明天〉絕症、〈紅燒肉〉癱瘓、〈彼岸花開〉腦退化,但那並不是日版那種被社會體制放逐的邊緣人,而是源於個人缺陷。最能看出差別的是為還家人欠債而出賣色相的故事:日版14話〈魚凍〉(煮こごり)女主角是風俗女,華語版〈深夜食堂分店〉則改成情色成分輕得多的人體模特兒/替身,更附加讀寫障礙的缺陷,彷彿被放逐都不是體制問題,而只是個別個體的天生不幸。


也正因如此,異色者的最終出口,不是日式那種感情上的療癒,而是體制內的曙光。聽障養父無法獲得撫養權而只是受到憐憫才能見到女兒,離家出走的絕症兒子被老闆說服與家人和解而能死得安然,癱瘓教授因學校邀為講師而重新振作更與兒子破冰,腦退化失婚婦獲得前夫的照顧,都離不開真正「家庭」的祝福而集中於家庭重組。


可資參考的是,日版本來不算異色的人物,在華語版更有明顯提升:茶泡飯三姊妹是普通剩女,泡麵三姊妹則變成各自自帶社會典型屬性(女博士、名牌控、天真女);〈酒蒸蛤蜊〉日版老母與中年兒子相依為命,變成華語版的兒子有未婚妻而且都是穩定教師,能支撐母親環遊世界上述〈魚凍〉男主角實家是定食屋,〈深夜食堂分店〉男主角家族則是烤鴨名店,與女主角的社會地位差異更懸殊都有明顯向體制靠攏的味道。〈拳擊手〉由日版韓版掙扎於能否成為職業拳手,華語版一躍成為拳擊新星且沒被拳王KO謀求「成功」而不甘於當小人物的向上意識也明顯得多。


4. 語言

或許是南方人的敏感,比起那些異色者方言在劇中反而扮演更邊緣的角色。〈紅燒肉〉的操方言家傭象徵土包子村婦,〈心靈雞湯〉的災民不僅同樣與時代脫節更含有跟蹤者味道的奇葩色彩。這某程度反映現實:在普通話的壓制下,方言一般被視為次等語言難登大雅之堂,三年前《中國好聲音》有香港歌手唱粵語歌參賽,那英便大讚其「勇氣」。當然那也隱含一種聽不懂南方方言的北方人的忌憚。而事實上這兩個人方言,也還是能跟普通話相通的北方方言。


觀眾對這種北方本位的「字正腔圓」(北方方言跟南方方言不在同一尺度)最習以為常的,是內地劇一貫有着為台灣演員另外配音的做法此劇也不例外。除了進軍內地多時的張鈞甯、任賢齊、陳意涵外,也屬於單元故事重要角色的陳為民、修杰楷、任容萱、郭鑫都是後期配音。如果說郭鑫的聲音不夠成熟的話,那麼本身就很有江湖味道、也住了內地多年的陳為民要他人配音便很奇怪,修杰楷不停說「不好意思」也已帶有台灣的味道,更不明白卜學亮只有幾個鏡頭為何還是要另外配音;而老外賀少俠、柯子培卻沒有另外找人配音,因而只能得出「中國人」的普通話必然要像教育節目般「統一」的這個結論。對比日版雖以標準話為準而並不介意「弁」,差異就十分明顯。



B. 價值觀

5. 自由的苦樂

我之所以覺得華語版《深夜食堂》有着刻劃穩妥體制的一面,最主要根據是後期故事的主調,基本都圍繞「體制」與「自由」的鬥爭。〈老醬油〉、〈外婆奏鳴曲〉、〈深夜食堂分店〉是「繼承家業」的問題,〈魚香肉絲〉、〈花好月圓〉、〈舞者〉是自由生活與體制的衝突。這些故事雖然都是以自由的一方「勝出」,突出穩妥體制的破綻及虛偽一面(壓軸的〈心靈雞湯〉主角的虛偽便有點題作用);但同時也道出了自由背後的沉重代價,餐廳歌手、閃婚閃離朝不保夕(所以〈花女月圓〉的姊姊說有孕復婚是「唯一的路」),不斷戀愛卻沒接受求婚的舞女有被奪去位置的危機,沒有繼承家業的兒子們獨自漂泊過活時裝設計師拼搏成功只是少數例子廚師學徒沒地方去而留在食堂,鋼琴教師之孫則是被黑道撿去收留。



而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家庭重組很多來自子女單向理解父母,好像父母不用說話就必然理解子女,卻不尋求溝通,感覺就像只是子女的任性。環繞子承父業的〈老醬油〉、〈深夜食堂分店〉如是,絕症的〈明天〉如是,母子情深的〈酒蒸蛤蜊〉也如是所謂自由最終還是回到「子孝」的體制之中。唯一例外的是〈紅燒肉〉由父親主動求和,但其故事內涵本身就是男性的「去勢」,到頭來也不算是嚴父點頭。



6. 家庭價值

再延伸下去,其實就是這些故事極看重家庭價值。〈老醬油〉、〈深夜食堂分店〉、〈紅燒肉〉都是近現代典型的「無父家庭」:父親埋首於工作而不理會兒子令親子關係瀕臨瓦解,分別只在於母親在兒子年少時是否健在,才會有兒子出走經歷一些故事後重新理解父親。其潛台詞似乎是,為了工作才是真男人,母親也願意跟隨而死,無論如何兒子也應該理解。


這種「死而不離」的現象,除了上述三個單元外還有〈紅香腸與雞蛋卷〉、〈大明星與流浪漢〉、〈紅香腸再登場〉、〈拳擊手〉都出現過,「死伴侶」可說是指定套路,甚至〈彼岸花開〉離了婚還能復合。而牽涉分開的〈酒蒸蛤蜊〉是為躲債而逃走,〈馬克的女兒〉生母因女兒失蹤而離婚,卻也有馬克作為孩子的「父親」而登場,因而真正離婚的,只有〈花好月圓〉的姊妹檔,但其所訴諸的還是閃婚閃離與外遇這兩種「非正常狀態」,而且姊姊最初也是為了不「讓爸爸丟臉」而啞忍充分說明「婚姻」的沉重、脫出體制的難度。



7. 死亡的意義

在這種穩妥而說教的構造下,各個故事大多是happy ending(唯二不算的是〈傷心涼粉〉與〈破曉食堂〉),〈紅香腸與雞蛋卷〉黑道受了傷還能扶搖直上,〈心靈雞湯〉鬧離婚也找到挽回的可能,〈舞者〉就算錯愛有婦之夫還是得到高富帥的追求。


甚至就算觸及死亡的故事亦然。絕症的〈明天〉固然是以結了婚才死亡作為勵志結局,另外兩個襲用原著故事的死亡也同樣賦予了正面信息:〈魚鬆飯〉歌手不再是剎那即逝的個人際遇問題,而是擁有關懷弱勢的社會光環;黑道與警察的女同學並不止是敘舊遂願,還埋下紅香腸「進化版」——笑臉都是把死亡看作對在生者有積極意義的美化。



結語

正因華語版有着依靠體制的傾向,用日版框架審視當然會得出不好看的結論——而事實上華語版與其說是療癒,格式更像是小品式的「都市情感劇」看看那張強調演員陣容的宣傳海報就能秒懂,尤其在挪用原著故事時大量加插前因後果(例如泡麵三姊妹的認識過程),感覺當然嬉鬧得多。說穿了那是一種錯置,劇組的用意與觀眾的先入感本就不同,自然各說各話、不知所云。但話又說回來,劣如潮同樣反映一個重要事實:民間與上層想法不同,這本身就是體制的危機,若要宣揚體制來說服民間,恐怕是緣木求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